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 Sep 20, 2017
    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污染了25%人类消费的谷物和粮食,其中,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最大(Wild and Turner, 2002; CAT, 2003)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菌(Aspergillus parasiticus)和红绶曲霉(Aspergillus nomius)污染的玉米、高粱、大米、花生、坚果、无花果、生姜、肉豆蔻和牛奶,可产生对肝脏致癌的黄曲霉毒素(Ellis et al., 1991; FDA, 2012) 。
  • Sep 15, 2017
    近日,农业部为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管理,对《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进行了修订,增加了维生素、非蛋白氮、抗氧化剂等6类50个饲料添加剂品种的安全使用规定,并对铜、锌等微量元素的安全使用规定进行了修改完善。
  • Jul 28, 2017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抗生素被逐步替代的呼声越来越高,因而饲料酸化剂等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研究也日渐增多。
  • Jul 28, 2017
    饲用酸化剂现已被世界畜牧发达国家推广使用,近年来我国科研和生产单位也做了大量的饲喂试验,结果证明,使用饲用酸化剂能提高畜禽特别是幼龄畜禽的生产性能。
  • Jul 28, 2017
    为预防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引起的仔猪腹泻,在日粮中合理添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很有必要的。锌、铜、硒、维生素E和生物素等对断奶仔猪抗腹泻很关键。
  • Jul 28, 2017
    通常,我们把能提高饲料酸度(pH值降低)或降低饲料的碱值的一类物质称作饲料酸化剂。酸化剂通过有效提供氢离子来降低动物日粮的碱值,从而降低饲料的系酸力,增加饲料的可消化性,尤其对于胃酸分泌不足的幼龄动物有较好的使用效果。此外,酸化剂还可以有效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几种有害的肠道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动物肠道疾病的发生。
  • Jul 01, 2017
    为保证动物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落实全国遏制动物源性细菌耐药行动计划,有步骤推动促生长用抗菌药物“退出行动”,按照农业部兽医局统一部署,中国兽药典委员会风险评估与用药指导专业委员会对部分兽用抗菌药的使用风险进行了评估。
  • Apr 22, 2017
    英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BMJ)上报告说,他们分析了大量有关抗生素使用情况与耐药性的文献,发现社区医疗服务中普遍存在过度使用抗生素的问题,这导致人们的耐药性增强,使得原来有效的药物效果变差
  • Mar 28, 2017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及美国农业部共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猪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会增加猪肠胃道微生物的耐抗生素基因数。
  • Feb 12, 2017
    瘦肉精”事件的发生,让过去仅被动物营养学者和生产企业技术人员所熟悉的饲料添加剂,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 Mar 31, 2014
    乳酸菌是一类古老的微生物,不能够合成功能性细胞色素,也不用从呼吸获得ATP。除了糖发酵外,它们通过电荷化脱羧作用和ATP形成中进化。在糖发酵和电荷化脱羧作用中能够形成合理的平衡使得环境得到缓冲是乳酸菌能够在人体胃液中存活和定植于肠道的原因
  • Mar 26, 2014
    据统计,目前我国饲料年生产总量超过1.3亿吨,益生菌占饲料添加剂的30%,若按0.1%的添加量计算,我国至少需要微生物添加剂40万吨,然而目前我国年产该类添加剂不足4万吨,由此可见,饲用益生菌产业具有相当乐观的前景。